1 1998年,电脑报第一次搞十大个人主页的评选,我在高春辉的个人主页和张伽的欢乐天地之间做选择,最后把票投给高春辉,我的理由是两个站访问两差不多,但张伽的欢乐天地显得后劲不足,远不如高春辉的勃然有生机。后来同时汕头的banly验证了这一点,当时的张伽已经靠欢乐天地买房买车,还交了个小女朋友,因此,多少没有斗志。
2 高春辉接过了张伽的枪,他的个人网站和他人一样朴实,甚至有些闷,但更新快,服务好,因此广受欢迎,高春辉也由此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第一网民。据说高春辉有一次到北京来出差,想请他吃饭排老队了,那时的高有很大的魅力,自己就是一张全国粮票。
3 做下载站很大部分是拼电信资源,诸如服务器和带宽;高春辉在很多地方都放服务器,甚至有电信部门主动给高春辉放服务器,自贡热线”的网管吴邛的回忆是(吴也曾与我做过搭档,帮电脑报开发过网站后台系统,由于呆的时间长了,我还能讲一口标准的自贡话呢,这老兄现在还好吗?),“自贡热线”大规模提供个人主页服务之前,就偷偷地给高春辉开过空间。吴邛还记得专门给高春辉发了一封邀请函,“不料他第二天就把他容量几十兆的个人主页上传到我们的服务器上,那些难寻的珍奇软件会自动送上门来,为此让我自豪了好一阵。”
4 高春辉后来受了雷军的鼓动,来到北京,他与时代先锋的孟松涛一同打包进了金山,金山据说花了50万。这个价钱和华军后来卖个人站开价一样,但很显然,高卖早了。高春辉们来后,金山启动他们的互联网策略,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更多是双方的病急乱投医,从一开始就决定是分开的结局。
5 高春辉和孟松涛离开金山后,又创办了同样以软件下载为主体的天下网,不过,之后并不成功,天下网也最终关门。高春辉之后再也没有问津软件下载站。
6 高春辉之后则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去了TOM,做起无线,因而接触到手机,也很自然而然的有了之后的手机之家,之后有了卖出了上千万的价格。那一天,很多人都为高春辉感到高兴,他终于修成正果。
7 高春辉不是一个节奏感良好的人: 他做软件站,没有象张伽一样找到钱,也没有象华军一样卖到高处;他创办手机之家的时候,正是SP最热的时候,他也有这方面的资源,但他并没有由此获益;手机之家是和做手机b2c的18900一起卖的,比起卓越的大成,18900只能是小成。但这不妨碍高春辉有个相对圆满的结局。高春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坚持这么多年下来,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机会的。
8 我为写这个博客,和高春辉聊天,让他在网上给我讲故事,高春辉说,他没什么好讲的。不要以为老高是谦虚,他本是一个木讷的人,98年的时候我采访他,问一句答一句,一个下午问下来,回去一整理,内容还不能写篇2000字的文章,只好再补充采访。10年过去,他还没有什么改变,一样的吐字不多,一样的不善于表达。
9 老高说他的秘诀没什么,就坚持,他的感受就两字,辛苦。我们甚至一起羡慕起我们共同的朋友,那位活的很安逸的猛小蛇。对于高关于辛苦的话,我的回答是,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轻松可以赚到的银子,也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辛苦是必须的。我的《互联网史话》很想找一些高春辉式的人物做采访,找出这一类人,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按照自己内心的愿望,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坚持的事情。这样的人,有其时代意思。
10 吴****和我交流,他提到一个观点,一个人如果坚持十年,那么,他就是傻子,也能成功;吴****是我见过的文人中最聪明的,他现在很成功,其成功程度比很多人想象的要至少多十倍。
11 我已经好几年没关注个人站长这块了,但我知道其中高春辉式的人物很多,我希望大家能帮我找到这样一些人,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去,怎么坚持下去,他们具备哪些共同的特征,他们对后来者有哪些启迪和帮助,我也希望能陆续请一些站长来老兵群论坛和群里做一些访谈和对话,帮那些做站的兄弟进行智慧分享。
12 如果这样的人足够多,而且具备典型的话,我甚至会和我的合作伙伴柳五大仙合写一本书,我初步的名字定为<草根.com>;那当是一件幸事。
13 欢迎大家就哪些人该进入《草根.com》一书到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提出好人选和建议的,我没有什么送大家的,我只能送我写的《互联网史话》,对于那些愿意积极参与“站长经验谈”版的兄弟们,我会多花一些时间和比重去关注。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整理《互联网史话》,会陆续采访一些老兵;同时在与老榕、李学凌、高春辉、杜红超等一起发起并成立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 想在互联网创业和获取成功但感到无助的兄弟,均可以申请加入,老兵群的口号是:想创业、要成功,请来老兵群。
来吧,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兵,只要你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加入吧,三个条件是:1 你在做互联网,2 你喜欢互联网 ,3你钻研互联网。
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对应的版块导航是;要获取经验,请去老兵故事会;要获取人脉,请加入老兵msn群和QQ群;想了解趋势,请进老兵新思维;要想获取一线的实战经验和进行实战探讨,请来老兵实战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可你,希望你采取实名注册,并在老兵群秘书处发报道帖,欢迎你的光临。
老兵群Msn群原则上不对外开放,愿意加入者请加QQ群:63697976,只要是老兵群论坛用户均可添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整理《互联网史话》,会陆续采访一些老兵;同时在与老榕、李学凌、高春辉、杜红超等一起发起并成立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
想在互联网创业和获取成功但感到无助的兄弟,均可以申请加入,老兵群的口号是:想创业、要成功,请来老兵群。
来吧,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兵,只要你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加入吧,三个条件是:1 你在做互联网,2 你喜欢互联网,3你钻研互联网。
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对应的版块导航是;要获取经验,请去老兵故事会;要获取人脉,请加入老兵msn群和QQ群;想了解趋势,请进老兵新思维;要想获取一线的实战经验和进行实战探讨,请来老兵实战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可你,希望你采取实名注册,并发报到帖,欢迎你的光临。
老兵群Msn群原则上不对外开放,愿意加入者请加QQ群:63697976,只要是老兵群论坛用户、有详细的报到帖均可添加。
1 1997年11月的一天,重庆现三峡博物馆原重庆科协大楼8楼,来了两位衣着光鲜、气宇不凡的客人,前面的那位中年人个子较矮,皮肤较黑,但更显儒雅,嘴角有颗智慧痣,提着一个名牌的皮包,举手抬足有大商人的风范;后面那位个子较高,皮肤较白,也更年轻,目光中投着坚毅和执着,更显得英气勃勃;两个人虽然派头各一,但都是一身上等质料的黑色西服、红色领带,相当的打眼。刚推门进来,就见我的老板陈宗周急匆匆的迎了出来,哦,来的果然是贵客。
2 后来我才被电脑报创业元老、时任编辑部副主任、现电脑报北京新闻中心主任朱文利告之,前面的那个叫张旋龙,后面的叫求伯君。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求伯君,虽然没有象雷军当面描述的那样让人神往,但也小小的被雷到了一把。
3 陈宗周老师曾经在1994年以武楼的笔名写过一篇《WPS之谜》的文章,在这篇至今还在流传的文章里,陈老师第一次明确的将求伯君比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在陈老师看来:两人相似之处太多了——同样的高大、英俊,谈吐同样爽直、诚恳,对电脑软件同样有深深的迷恋和开阔的视野。不同的是,求伯君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软件奇才,是中国软件业的希望之星,是中国的比尔.盖茨。这一提法很快就被其他媒体所传播开了。
4 很难说,中国的比尔.盖茨的帽子给求伯君带来的是利大还是弊大;利在于求伯君每每被用来说事,金山也由此能比别的公司享受更多的在政府、媒体等公关关系上的便利;弊在于金山也不可避免的要承负民族软件的重担,不得不负重前行,金山虽然最终上市,但求伯君的中国比尔.盖茨的称号现在已经没人提及了。
5 和求伯君一样,24、25岁就名满天下的王志东也曾被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这是《财富》和多家海外媒体的说法,这很大程度上因为投资王志东的冯波有很好的海外背景,冯波也是田溯宁的投资人,冯的父亲是某民主党派中央级领导人的儿子,很早就送到海外念书,冯的父亲也是上海有名望的大科学家,与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有很好的关系,田溯宁入主网通,与冯的引见有莫大的关联。
6 不过,媒体中最早中国盖茨的说法既不是求伯君,也不是王志东,而是史玉柱。就出道时间来说,史玉柱其实不比求伯君早,只是求伯君一直辗转四通、方正等大公司,直到1994年才独立门户,因此,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间和频率上,史玉柱要更早一些、更多一些。史玉柱在1995年曾经是《福布斯〉中文排行榜的第八名。
7 其实就公司相似程度而言,马化腾是最接近中国比尔盖茨的:无所不能,堪称全民公敌的腾讯象极了微软,他们的产品虽然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有粘性,扩张性强;马化腾也接近比尔盖茨的气质:害羞、温和、聪明而对产品有超强的感觉;马化腾现在在腾讯现在就两个角色,一个首席架构师,另一个是精神领袖,在这一点上也和退休前的盖茨很象也。(关于马化腾和腾讯,我写了一系列文章,并专门在老兵群里开了个版http://www.laobingqun.com/forum-56-1.html,有兴趣的可以去访问下)
8 丁磊则是在个人层面与比尔盖茨最接近的,虽然网易和微软相象的不多,但比尔盖茨给丁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创业初期,正是微软收购hotmail的举动启发了丁磊开发web信箱系统。更相象的是一个是世界首富,另一个曾是中国首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有很好的交情,而丁磊与段永平也有很深的关系,段永平甚至被某些媒体称为段菲特;比尔盖茨现在玩起了慈善,而丁磊也曾被一些媒体称为首捐,他出手的量级一般是千万级的。
9 11年前的今天,我们哈工大计算机系所谓的一批精英分子在毕业前一周被召集在一起开会,每个人都花5分钟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以互勉;大家相互着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很轻松、很愉悦;直到有一位兄弟站起来说,他要写出一个超越windows的操作系统时(呵呵,这也意味着他将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也),全场静了许久,直到我站起来说,那好,我的理想就是要写你,全场才哄然一笑,重新恢复了欢快的气氛。这位兄弟姓张,曾是我在团委做学生工作的伙伴,有一头微卷的头发,一张希腊雕塑样的脸,经常夹着吉他在女生宿舍下唱着校园歌曲来追女孩子,很聪明、很受女孩子欢迎的兄弟。
10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那位姓张的兄弟也许不记得那个青春无敌的光荣梦想,但我写一本能流传的书的想法一直存在。这本书我很希望是大家即将看到的〈互联网史话〉(这本书的写作动机见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3-1-1.html),我真的会很努力很努力的去采访和倾听,记录下每一个可能成为中国比尔盖茨的创业者的故事。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整理《互联网史话》,会陆续采访一些老兵;同时在与老榕、李学凌、高春辉、杜红超等一起发起并成立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
想在互联网创业和获取成功但感到无助的兄弟,均可以申请加入,老兵群的口号是:想创业、要成功,请来老兵群。
来吧,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兵,只要你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加入吧,三个条件是:1 你在做互联网,2 你喜欢互联网 ,3你钻研互联网。
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对应的版块导航是;要获取经验,请去老兵故事会;要获取人脉,请加入老兵msn群和QQ群;想了解趋势,请进老兵新思维;要想获取一线的实战经验和进行实战探讨,请来老兵实战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可你,希望你采取实名注册,并发报到帖,欢迎你的光临。
老兵群Msn群原则上不对外开放,愿意加入者请加QQ群:63697976,只要是老兵群论坛用户、有详细的报到帖均可添加。
1 应该是哈工大一舍1001,《哈工大人》杂志社设在宿舍楼的办公室,或是哈工大主楼二楼校团委的办公室,那时我读大二或是大三,我与常承见过几面,常承是9112的,我是9334(也是9363)的,常承是我师兄,他在做学生文宣领袖的时候,我才出道。印象中的常承圆脸,微笑,透着聪明劲和玩世不恭的派头,加上一头长发,冷一看象极了高晓松。
2 秦之后开始设立博士制度,关于博士制度的职责为“掌通古今,教习弟子,国有疑事,常承问对”,我一直以为,常承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笔名,结果是我自己乱翻书袋,自作聪明。
3 2000年冬天,从远望过天极来的熊建跟我说,他有位在网易的中学师兄回重庆探亲,想和我见一下,我于是去见,就在重庆大溪沟的一家麻辣烫,我毕业后又一次见到了常承,但我最开始没敢认,算起来,这位仁兄应该还在读他的博士学位呢。我记得那时我刚学会重庆话,所以常承这个地道的重庆人对我这个江西人说一口重庆话感到很惊讶。
4 常承是哈工大第一位因为互联网而辍学的博士生,这使得他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自己的解释是,有一天,他正为他的博士论文犯愁呢,看到网易北京招人呢,常承就主动应聘去了。在巨大的产业机会和中国固有的教育制度面前,常承选择了前者,于是,少了一位做学问的兄弟,多了一位卓有成绩的互联网职业经理人。
5 2001年,网易北京开始裁员,将大部队迁回广州;常承在北京已经安家,不愿意去广州,我就陪他去找天极的黎和生,黎和生、常承、我和中展一起在紫金大厦旁的火锅店里吃火锅(我记得给老黎介绍新浪的陈彤也是在那里);不过,事后,常承没去天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位置。
6 2002年春节前,常承接到他网易前同事当时Tom内容业务部门总监孙中怀(现在这位老兄应该在腾讯做内容总监吧)的电话,问他去不去见王雷雷,常承当时在一家报社里栖居着,于是去见了王雷雷,王雷雷对常承说:互联网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你来Tom吧。那时是网络低潮,很多网站都在收缩,王雷雷这样有气魄的话一下子打动了常承,于是,在经过不到一年的撤离后,常承重新回到了互联网。
7 常承已经在TOM呆了六年,他最新的title是无线事业部的总经理,手下管着400多人的队伍,这应该是中国最强的无线运营团队之一吧。
8 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师长在和我感慨,如果常承不放弃学业的话,以他的聪明程度,该有什么样的成就啊。呵呵,今天的常承也挺好的,不论在个人财富还是社会声望上,他比他那些教授同学还要强上很多。
9 常承是看我的博客找到老兵QQ 群(63697976),不过,由于QQ群发展的很快,认证手续相对严格,因此,老兵QQ群的管理员老毕还没有让他一次通过。我要谢谢老毕帮老兵QQ群很严格的把守着大门,同时也希望常承师兄不要怪我装谱不念旧。想要加入老兵QQ群的兄弟想顺利通过的话,可以先看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344-1-1.html,然后加老毕的QQ(3605184),先和他勾兑下,会提高你的通过率。
10 今天晚上承蒙深圳电信的詹国强招待看湖北省委主办的《家在长江边》的歌剧,很精彩,很宏大,很受益;回来上线后又遇到师兄常承,真是个美妙的晚上。
11 常承和我聊起了很多我们共同熟悉的名字刘志硕(广厦世纪的董事、据说也是搜狐的董事)、陈斌(我的江西老乡、现在在航天部)、何亚琼(63出来的大才子,现是工大首创的董事、副总经理)等,我到北京,要和常承去找这票比老人们去聚一聚,如果可能的话,还得把群里的王俊锋、杨雪岐、江海客这些哈工大兄弟们一起去拜一拜山头,呵呵,还有老榕大哥。
12 不知怎的,我脑子的那个常承永远是一头飘逸的长发,让男孩子为之才华折服,让女孩子为之才华而倾倒的高晓松式的常承。我可不只听过一个女孩在我面前表示过对常承的好感,呵呵,十多年过去了,都成过去式了,他(她)们都还好吧。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梳理《互联网史话》,会以群像的方式梳理一批互联网方面的创业者,比如从地域(第一篇是潮汕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1-1-2.html,最典型的当属浙江),比如以兴趣(比如cfido,虽然写过一次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4-1-2.html,但看来还是有很多遗漏,要再写一个);比如以学校(第一篇会是我的母校哈工大,当年最牛的是清华),常承不是我们哈工大做互联网最牛的一个,但是牛人里离我最近的一个。
多说一句,这些博客里所写的都只是一些碎片而已,真正成书的不尽相同。而喜欢听故事的朋友可以登陆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我会陆续讲述一些在博客里不能写,在书里更不能提,只能在论坛里贴的小段子,诸如季qi同学因二婚娇妻差点与沈南鹏闹翻,马化腾对前女友情深意长,周鸿一海边与某女裸泳坐怀不乱,纯属八卦,而且都是完美结局。呵呵,但需要拿积分来换也,具体请看: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285-1-1.html,先注册,先报到,先受益。
1 离开电脑报后,我陪陈宗周老先生在西湖围着白堤边走边谈,他问我怎么评价刘韧,我沉思片刻,说:我从他身上学了很多,他也是我的老师。这是真心话。
2 1997年10月,刘韧开始在中计报上开《知识英雄》的专栏,第一篇是写实达叶龙;叶龙不是个很出彩的人,刘韧也没写出彩,但对于当时软文盛行,公关和厂商稿充斥的计算机类报纸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所以让人眼前一亮。
3 我也不记得我是怎么认识刘韧了,我的记忆中是和杜红超有关,是杜红超的介绍。刘韧那时已经在《计算机世界》了,他写了本《中关村问题》,我帮他在电脑报头版发文章。我的老板陈宗周有很强的赶超《中计》和《计算机世界》的愿景(现在也实现了,但又能代表什么呢),因此定下规矩不在电脑报上提这两家报纸,也不建议我们与这两家报纸的记者除外,但刘韧除外,这个时候的刘韧是属于全业界的刘韧。
4 刘韧2001年答应陈宗周的邀请来办《知识经济》,陈宗周问我的意见,我一百个表示赞同,我后来甚至主动要求去北京协助刘韧工作,未果。刘韧和在5Gsns上说,他搅了我的局,陈宗周也认为,我被刘韧耽误了。我则不这么看,我当时老婆在申请出国,我其实是半走半留,我自己都不坚决,怎么能抱怨他人。刘韧进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放弃了很多,他付出了更多,与他在《知识经济》的惨淡的回报相比,我认为刘韧更不容易。
5 刘韧在《知识经济》并不成功,和他的能力和操守无多大关系,这和电脑报的整个大环境有关,他无法施展开;刘韧后来辗转去了天极,之后独立出来养大donews, 现在是千橡副总,已经是风云人物很多年了;我之后接盘,苦力支撑了几年,也最终放弃,那是很劳累的几年,象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隧道,走着走着就想停下来。
6 刘韧回重庆参加电脑报举行的数字英雄大会,他提到了我,我看到了那篇博客的当天晚上就有两个记者打电话问我的近况,这就是刘韧的影响力。那篇博客让我想起了远去了江湖,我马上给我老婆电话,也就是那一夜,我下定了离开的决心。在过去的好几年里,我一直在美国与中国、重庆和京沪深的去留在做斗争,每每不能安眠,是刘韧让我下了这个决心,谢谢刘韧。
7 我出来已经一年了,虽然有很多艰辛,但现在看看都是值得的。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起刘韧,想起他的勤奋、坚韧、与人为善、讲究效率。
8 我的很多朋友说我的文字、我做事的方法、我的布局都很象刘韧,在这方面,刘韧本就是我的老师。
9 一切向前看,这是刘韧教我的,我这样的人其实不适合呆在体制内,我这样人其实早该沿着刘韧的脚步一步步往前走。
10 刘韧邀请我加入5Gsns,这是我加入的第一个sns, 很接近吴亚洲提的我的概念(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7-1-1.html),很棒,刘韧总是在尝试和实践着很多好东西。谢谢刘韧,我一直对他心存感激。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整理《互联网史话》,会陆续采访一些老兵;同时在与老榕、李学凌、高春辉、杜红超等一起发起并成立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 想在互联网创业和获取成功但感到无助的兄弟,均可以申请加入,老兵群的口号是:想创业、要成功,请来老兵群。
来吧,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兵,只要你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加入吧,三个条件是:1 你在做互联网(5年以上可申请加入msn群),2 你喜欢互联网 ,3你钻研互联网。
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对应的版块导航是;要获取经验,请去老兵故事会;要获取人脉,请加入老兵msn群和QQ群;想了解趋势,请进老兵新思维;要想获取一线的实战经验和进行实战探讨,请来老兵实战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可你,希望你采取实名注册,并在老兵群秘书处发报道帖,欢迎你的光临。
老兵群Msn群目前已相对饱和,不对外开放,愿意加入者请加QQ群:63697976,只要是老兵群论坛用户均可添加。
1 1995年10月,张震阳在汕头黄耀浩PCUG站(也就是之前与罗伊连接的手拉手站,黄耀浩也是内地cfido BBS的重要推动者之一)的网友见面会上见到麦广炜;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的张震阳与199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电教专业的麦广炜在此之前只是来回飙信,两个人一见如故,1999年开始同行至今,也是一段佳话。
2 他们几个一起讨论起马化腾(关于马化腾的故事,看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2-1-1.html),他们很奇怪的是,虽然马化腾也是潮汕人(马化腾家乡是潮阳,现在是汕头潮南区,张震阳老家也是潮阳),但他们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几乎是一夜之间,ponysoft就横空出世。
3 1999年6月,张震阳决定关掉自己开了4年的系统集成公司,与刚从一家信用社机构离职的麦广炜一起到北京去找他两的共同朋友——施彤宇,这三个人从cfido上相互飙信、一起办龙音、创办易维(他们的故事可以看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58-1-2.html),已经相互认识了4年,但并没有谋面。
4 施彤宇是中关村混迹多年的老人,当时他在8848与毛一丁在一起,施彤宇最开始是想介绍张、麦二人去主持8848的广东分公司,不过,当时的8848已经开始不知道谁说了算,于是这个事情就搁浅下来。向来对Internet有良好感觉的易维三人组开始聚在一起讨论waP的事情,并靠着一份相关的商业计划,通过施彤宇找到一个愿意出钱的庄家来做这个事情。几个月后这位兴趣爱好广泛的庄家想转型去做黄页,易维三人组只得另寻出路。这时候,肖庆平出现了。
5 肖庆平当时是连邦和8848的执行董事(IDGVC 是为数不多连续投资连邦和8848的公司,但肖并没有供职IDGVC,而是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他之后也很块被改选出了8848董事会,8848董事会的故事很多,能写一本书呢),他看完易维三人组的商业计划后,决定甩开公司,自己来做这个项目的投资人,并亲任这家公司掌上通的董事长,张震阳任CEO,麦广炜任CTO,施彤宇本是CIO的合适人选,但在开第一次股东会的当晚,施彤宇被夫人召回。施彤宇怕老婆是出了名的,据说找他喝酒,不到8点就见他频频看表,一准8点就要回家报道,因为这个,三兄弟自此再无共同创业的机缘。
6 当时正值.com泡沫的前夜,一切都那么乱糟糟,掌上通一开张就出了个大纰漏,当时的行政到处发开业邀请函,竟然直接把邀请函发到肖庆平供职的投资机构,后果可想而知,开业第一天,董事长就成兼职变成了全职,肖庆平至今仍然是掌上通的董事长,炒股的成了股东,到底不是一件好事情,这也为其日后张震阳和麦广炜的出走埋下祸根。
7 掌上通做的很早,基本上是第一批做wap应用的,后来SP起来,掌上通成为很多. com公司的抄袭对象,最离谱的一次是网易无线频道的编辑把整个掌上通连logo到内容全部抄袭,张震阳和麦广炜于是直接找向丁磊理论,张与丁在 cfido上互有耳闻,而且之间还有sting 这个共同的相识,因此,大家很和气的坐下来谈,丁磊表示是网易做错了,愿意赔偿,不过,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不了而了。这有丁三石同学当时可能虚与委蛇有关,也与张、麦二人与肖庆平的理念不和,已经开始有分手迹象有关。
8 2001年5月,在北京飘荡两年的张震阳和麦广炜回到深圳,他们一起注册龙音数码。公司一开始也在华强北赛格科技园3栋6层,腾讯则是在2栋。张震阳与马化腾在cfido(cfido出了很多牛人,可以看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4-1-1.html)的时候就认识,一个是cfido的笔杆子,一个是cfido最活跃的站长之一,两个人还是老乡(潮汕地区出了很多互联网牛人,可以看这里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1-1-1.html),因此有一些交往;张震阳记得他去拜访过马化腾两次,而马也过来到他们公司两次。
9 2001年12月,张震阳和李宗桦、马化腾一起吃饭,两个人都对张震阳所抢注的移动梦网的net的域名很感兴趣,张震阳说,他是在移动梦网发布的当天,查了下,发现net域名没有被注册,于是就下了手。听完,大家一乐。
10 龙音数码也做一些SP都做的业务,比如音乐下载;但龙音数码与他们不同的是,龙音数码一直走手机游戏自主研发的路子;他们开发手机游戏有数百款之多(手机游戏的开发相对简单,腾讯的基本配置是一个美工,一个程序,一周能出一款手机游戏),但考虑到龙音成立不过7年,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成绩。
11 龙音数码的主要客户是Tom、263、新浪以及广东移动等;不过,龙音数码正在全力推一款《神剑诛仙》的手机游戏,张震阳会采取类似盛大推广传奇一样的手段来推广他的这款手机游戏,可以透露的一点是龙音数码在打山寨机的主意,在张震阳看来,山寨机之于手机游戏和网吧之于盛大一样,都是可能改变产业变局的推动力。
12 张震阳对我转述的“坚持10年,傻子都能成功”的话表示异议,因为在他看来,他和麦广炜已经在手机娱乐和游戏这个领域坚持了9年,他觉得他们两都不是傻子,但他两都不能确定他们会不会在09年取得成功;按照老麦的话来说,他们成功与否与手机游戏这个市场能否爆发有很大的关联;而当我追问什么能爆发的时候,麦广炜的回答是:按照他们的统计和相关部门的预测,这个市场去年就该爆发了,这话和老麦的圆滚滚、肉呼呼的外型一样,幽默、可爱。
13 张震阳认为他们的对手将是空中和腾讯,他很希望他能借助手机游戏的牌局改写座次,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手机娱乐和游戏领域的坚守者的地步。
14 张震阳的ID叫笨狸,麦广炜的ID叫韦爵爷,他们和老榕(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53-1-1.html)一样,都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真实的产业世界里都很活跃、很精彩的人,和他们聊天,总是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15 从目前看来,张震阳和麦广炜在《互联网史话》(http://www.laobingqun.com/thread-183-1-1.html)里不会有太大的比重,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价值,一旦他们能在手机游戏市场上实现盛大式的成功,那么,就会给他们的故事填充华丽的高潮部分。我一直认为,不是我在写《互联网史话》,而是每个创业者自己在写着他们的故事,我只是负责把他记录并做好确认而已。
16 希望他们能早日成功,成功是对先行坚守者最好的奖赏,也是对其他坚守者最好的礼物。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整理《互联网史话》,会陆续采访一些老兵;同时在与老榕、李学凌、高春辉、杜红超等一起发起并成立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 想在互联网创业和获取成功但感到无助的兄弟,均可以申请加入,老兵群的口号是:想创业、要成功,请来老兵群。
来吧,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兵,只要你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加入吧,三个条件是:1 你在做互联网,2 你喜欢互联网 ,3你钻研互联网。
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对应的版块导航是;要获取经验,请去老兵故事会;要获取人脉,请加入老兵msn群;想了解趋势,请进老兵务虚处;要想获取一线的实战经验和进行实战探讨,请来老兵实战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可你,希望你采取实名注册,并在老兵群秘书处发报道帖,欢迎你的光临。